投资,这驾过于庞大的马车,依旧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7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宣布2012年推出规模高达8292亿元的投资计划以刺激本地经济,涉及重大项目195个,包括机场、地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效节能产业。
7月23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联合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期成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规划庞大的项目组合总额将达3万亿。
对于中部大省湖南,固定投资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长沙市统计局最新数据,该市上半年累计实现GDP为2896.5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0.52亿元,同比增长21.9%,投资占GDP比重为65.6%。
而湖南省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30.4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1-5月回升0.2个百分点。
中证资讯预计,此次长沙大规模投资计划,将对当地包括基建、电力、金融、旅游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龙头公司,形成明显的刺激作用。
26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接受本报采访时提出质疑:加大投资力度,对地方政府来说,既是保增长的有效途径,又是保收入的现实办法,但实质性的问题是,能落地多少?钱从哪里来?
稳增长仍然靠投资
2012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7.8%,其中二季度增长7.6%,这是三年来GDP增速首破8%,创13个季度新低。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央、地方出力提振经济。
6、7月两次下调利率、推出税收优惠措施、延长节能家电购买补贴发放时间,以及允许私人资金进入以往由国有资金主导的一些领域等都是表现。
8月即将召开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也将会出台有关包括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具体政策措施。诸多稳增长的措施中,稳投资的口号很响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今年6月份公开表示,短期内稳增长的重点是稳投资。
湖南省省长徐守盛近日在湖南省政府第九次全会上也一再强调投资重点工程的重要性:“重点工程建设是我省实现稳增长、拉内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抓手,要把稳定投资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紧紧把握稳增长的重点。”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解读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长,包括投资、消费的增速都高于东部地区,中国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
地方“稳增长”政策则“快马加鞭”接连出台。近日,宁波市出台政策,从清费减税、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南京则明确扩宽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渠道,广东也出台珠三角金融改革方案。
从出台的方案来看,中西部重投资搞建设,东部的方案明显提到“促转型”“调结构”。
匡贤明认为,以加大投资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是一种短期的有效办法。但在消费没有起来的情况下,在外部市场萎缩成为中长期趋势的情况下,极易形成产能过剩。“要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资金或仍以银行信贷为主
项目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都很值得担忧。
有专家分析,长沙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简直难以置信,中国的银行系统没有能力提供这么大规模的贷款,因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正为2008年大规模刺激引致的2万亿-3万亿元地方政府坏账而发愁。
“贵州风景很美,但这些旅游资源要开发出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赴贵州考察旅游规划的业内人士包惠也表达了这一忧虑。
投资项目的资金能从哪里来?
匡贤明表示,一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二是通过地方债形式。
他解释,从政策趋势看,过紧的货币政策正在正常化,不排除更为宽松的可能性。年初预算2500亿的地方债规模应该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但6月份信贷额度达到9198亿,同比增加2859亿元,超出了市场预期。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仍以银行信贷为主。”
长沙的投资项目中,总投资3748亿元的“四十”重大项目包括“十大片区建设”、“十大基础设施”、“十大中心镇”和“十大产业项目”,涉及民生、综合交通体系、城市设施体系、新型城市化布局、产业发展等领域。
其余的155个一般项目则特别是针对国家加大对节能减排、社会民生方面投入,在节能环保和社会事业领域补充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
匡贤明表示,短期内如果仍靠投资拉动,要兼顾保增长与调结构,必须要投资结构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以社会性投资为主。反之,短期的保增长有可能给中长期调结构带来更大的掣肘。
《文化部 “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匡贤明指出,多个省份都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在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投资空间,此外,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领域也需要大量投资。